探訪延安精神
印象里的延安,是歌中的黃土高坡,是電影里的窯洞,是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之地。5月30日中共浙江鵬遠黨支部一同出發前往陜西革命圣地,開啟紅色之旅。
巍巍寶塔山,滾滾延河水。寶塔山是延安的標志,革命的搖籃,見證了中國革命的進程。因此大家登上寶塔山頂一睹了延安城的全貌,深刻的感受到了寶塔山的高大,壯麗,同時也見識到了寶塔山其中的一些石刻藝術,如“高山仰止”“嘉嶺山”等。正如著名文學家賀敬之所描述的對延安的向往,“幾回回夢里回延安,雙手摟定寶塔山”,寶塔山是延安紅色之旅必不可錯過的一道風景。
在這兩天里,我們一行人還參觀了梁家河村,王家坪舊址,楊家嶺舊址,延安革命紀念館,棗園革命舊址,設身處地地了解了老一輩奮斗過地方,讓我們認識到了什么是延安精神,是什么一直指引著我黨堅定不移地前進著。
難忘梁家河,梁家河是千千萬萬窮苦普通農村中的其中一個。但是在60年代末,迎來了北京插隊的知青,其中就包括了我們新一代的國家領導人——習近平總書記,他與當地農民一起修村道,打水井,帶領和幫助村民擺脫貧困。在這樣艱苦的生活環境,繁重的體力活動下,習總書記7次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,最終以堅定的意志成功加入了共產黨,從這里走了出去,進入清華大學學習,成為了我們國家優秀的領導人。
楊家嶺舊址和棗園革命舊址,都是毛主席等中央領導曾經居住的地方。老一輩在這里領導了中國共產黨為首全國人民的抗日戰爭,中共“七大”在延安楊家嶺召開,在“七大”正式會議上,毛澤東主持了大會,致開幕詞,并作了《論聯合政府》的政治報告;朱德作了《論解放區戰場》的軍事報告;劉少奇作了《關于修改黨的章程》的報告。在大會討論過程中,周恩來作了《論統一戰線問題》的重要發言,黨在里有了一個建立新中國的思路,在這里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,從而使全黨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論基礎。
延安是落腳點,也是出發點。延安十三年,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,革命力量由弱到強,革命由挫折走向勝利。在建黨100周年之際,鵬遠集團此次的延安紅色之行,正是需要學習延安的這種,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精神,迎難而上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勇于創造、敢為人先的精神。
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蓬勃發展的源泉,有著不可估量的生命力,對我們今后工作有著積極向上的激勵作用,作為共產黨的一員,抑或是共產黨的堅強后盾,我們有責任將這份延安精神傳承延續下去,“存之于心,見之于行”,讓延安精神永駐心頭。
游學掠影
-王家坪革命舊址-
-延安寶塔山-
-楊家嶺革命舊址-
-南泥灣-
-棗園革命舊址-
-延安革命紀念館-
初心開始的地方-梁家河
1969年,15歲的習近平下鄉來到梁家河成為一名知青,度過7年的青春歲月。習近平曾說,“15歲來到黃土地時,我迷惘、彷徨;22歲離開黃土地時,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,充滿自信”。